時間:2010.10.29

地點:百年樓306會議室

主持人:王守杰

會議記錄:林承樸

出席者:楊浩偉、陳柏言、吳東晏、熊信淵、林承樸、劉羽軒、陳彥妏、王守杰、鄒適齊、邱筠、林欣穎 、莊鑫奇

主題:《鱷魚手記》與《蒙馬特遺書》邱妙津的愛慾哀愁

前言:王守杰:我選的文本是邱妙津的《鱷魚手記》跟《蒙馬特遺書》,她是台灣女性同志文學的先驅,然後先介紹一下邱妙津的個人簡介。《鱷魚手記》之所以在女同志界造成轟動是因為其中的「拉子」跟「鱷魚」等名詞成為女同志自稱的綽號。也因為如此,在1997年的票選,她成為女同志夢中情人的榜首。2007年出版《邱妙津日記》,是其好友整理她在法國留學時期的日記,也等於《蒙馬特遺書》的原先材料吧,裡面有《蒙馬特遺書》中沒有寫出來的東西。而她的影響力到現在還有,甚至有人幫她架設Facebook的粉絲頁,裡面的資料頗為詳細。除此之外她還有《鬼的狂歡》、《寂寞的群眾》等短中篇小說節集,而《鱷魚手記》跟《蒙馬特遺書》在印刻也有重新出版。(註:大多數人認為時報的《鱷魚手記》封面很難看)

先來談談《鱷魚手記》,這是他大學時代的作品,裡面分成八個手記,然後每個手記都代表大學四年的一個學期。由於她平常有寫日記的習慣,於是她把日記稍微修飾一下,然後變成《鱷魚手記》出版。這本書表現出在傳統社會成長下,身為同性戀的痛苦與疑惑,在她讀大學的年代,也是我們剛出生的年代,也是剛剛解嚴。當時對於同性戀的認同,當然沒有現在這樣開放。再加上傳統文化的背景,邱妙津對於同性戀這個身分,會有痛苦也會有認同上的疑惑。《鱷魚手記》也描寫出同性戀者在社會上的生存困境以及認同危機。今天介紹的兩本書,都有強烈的自傳色彩。她都在寫自己與其他戀人如何,幾乎都是以手記的形式。她的文字其實算是華美,讓同性戀者在其中找到文學性的出口。

接著討論鱷魚的意象,鱷魚其實是卵生動物,牠其實躲在湖或河裡面,努力別被其他人發現。如果遇到某些動靜,牠就會逃跑來保護自己,而身上也有很厚的皮包裹。鱷魚有種封閉自我,且躲在別人看不見的角落的感覺。用來隱喻同性戀者在剛解嚴的社會中,得不到眾人認同的痛苦。他們必須隱藏自己的身分,甚至穿上人皮當人,假裝自己是正常人。即使自己是同性戀,也必須假裝成異性戀。這身人皮也代表某些束縛,代表他不能公開自己是同性戀,也不能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這也是為甚麼邱妙津要把鱷魚當作同性戀的意象。文本中我也有節錄描寫鱷魚的地方,在書中的68頁。他除了描述自己大學生活外,也參雜第二人稱對於鱷魚的描寫。也描述世界各國同性戀者的認同和活動。如書中69頁,用描寫某種疾病的態度,去諷刺各國對於鱷魚(同性戀者)的態度還有評論,書中還有其他部分也是這樣,有點像插曲。

接下來是《蒙馬特遺書》,這是她在法國留學時的作品,看得出來這本書的筆法跟文字調度比《鱷魚手記》來得精準,也比較好看。這是他最後一本作品,寫完後她拿一把刀在法國的租屋處刺向心臟。可能留學的緣故,她往內心更深處去描寫,也用不一樣的文字來敘述,感覺也更加強烈。

我岔開一下,《鱷魚手記》中首次出現「拉子」的地方是在67頁,只是想告訴大家「拉子」是怎麼來的。在114頁給水伶的那封信,水伶是她在大學時代跟她很要好的人,她也很愛她,但在當時的社會風氣下,因此無法完整表現愛意,可以看得出她很煎熬,也想出幾種方式來逃避這樣的感受(註:改變食物、發明解毒劑跟替代性生存策略。作者運用不正常食慾的比喻來代表同性戀的不被認同,如同吃人肉一般)但尋求無果,只好狠狠拋棄她,但過不久又發現自己很愛水伶,因此才寫這封信。由於她是理科出身,所以筆法可能跟一般的文組學生不太一樣,可能會運用一些物理化學的東西。這可以對照《蒙馬特遺書》中寫給絮的文章,即為〈第三書〉,地點雖然轉移到法國,但情感還是很濃烈,與前者不同,她寫給絮的文章變得有些哲學的思辨。書中還有附錄安哲羅普羅斯的《鸛鳥踟躕》中的詩,他是很有名的希臘導演跟編劇,在〈第十一書〉中提到她重看一遍《霧中風景》(劇情簡介:十二歲的烏拉跟五歲的亞歷三大霧聽母親的話語,認為自己的父親是德國人,因此離家出走去德國尋找父親。兩人經過種種磨難,最後搭船越過屬於國界的河流,兩人隱入霧中,傳來槍聲,電影最後出現一棵大樹。),而〈第十一書〉寫得頗為大膽,表現出對於女性的性欲跟渴望。對照《鱷魚手記》,可以看見之中的轉變,邱妙津對於文字的掌握更加純熟。

書中佳句:

請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

陳柏言:當時看到文青(王守杰)選這些文章,但由於是從兩本長篇小說節錄出來,所以可能有不少人看不懂。畢竟這些角色,如水伶、吞吞跟至柔都有一定的代表意義。對於《鱷魚手記》我可能大概前一百頁還看得懂,但寫到鱷魚我就不能明白了。這些小說人物可能在不同文本都有類似的型態,像《鱷魚手記》中的水伶,我覺得跟《蒙馬特遺書》水遙有相呼應的地方。還有《鱷魚手記》中也有出現兩個男同志,分別是夢生跟楚狂,我也很喜歡這兩個人,但可惜文青沒有選。可能水伶是邱妙津真正想告白的對象,其他人物則是心靈意識上與自己的對話吧。像水伶是台大中文系,書中有提到她們唯一碰面的課就是文學概論。然後書中提到她們第一次見面是在一間坐滿人的大教室,然後邱妙津頭頂著椅子進來,結果水伶在下課後就丟紙條說想認識她。可能一開始水伶熱愛著邱妙津,但由於邱妙津處於上位並想去追求其他事情,所以感覺上有點愛理不理。她是被喜愛的,所以才有權力去支配水伶吧。邱妙津有自己的語感,並且創造出屬於她的語法,如《蒙馬特遺書》的109頁(內文:把這十一書收進抽屜吧,細節我面、對、不、了。)她把四個字中間用頓號隔開,在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用法。她也不斷提到自己的「正常性」是一種罪惡,我最近也看三島由紀夫的《假面的告白》也提到他總是追求別人的正常性而忽略自己的正常性。邱妙津不認為自己是同性戀,他認為自己內在是個男的,所以她覺得被歸類為同性戀有點不滿,她內心是男的,只是身體是女的,我覺得可能是跟跨性別認同有關。

 

選文中有提到賈曼,我提一下免得大家不清楚,就是最近上《同志文學在東亞》有播他的電影,也是探討同性戀的電影。老師紀大偉也說了關於邱妙津的軼事,他曾經賣金馬影展的票給她,邱妙津本人非常愛看電影。《鱷魚手記》中幾乎沒有提到台灣本土作家或者人物,可能她覺得台灣的同志都很壓抑吧,唯一有提到的台灣人就是歌手趙傳。其他有提到的外國人就是三島由紀夫、太宰治等。(旁人:所以趙傳是同性戀?)不是,我只是覺得這個現象很有趣而已,並沒有其他指涉。太宰治跟三島由紀夫都是自殺的,我覺得也有影響到邱妙津吧。我讀到《蒙馬特遺書》的〈黃金的盟誓時代II 絮在台灣,Zoe在法國Paris〉我一開始讀到以為是絮在邱妙津死後才寫給她,但我覺得不對,因為絮很想掙脫邱妙津,所以可能是她寫給自己,這樣顯得很悲哀,前面引到的有sin這個字眼,可能她覺得這是一種罪,從她的死亡來看,或許也參雜這點因素吧。我也看過《霧中風景》不過裡面的東西我看不大懂。像三島由紀夫的書裡面也提到,他無法愛女人,但他認為這是一種高尚的情感,很多女人愛他,但他不愛女人,所以不會被女人支配,但在邱妙津的眼中,我覺得她沒有逃離自己施加的枷鎖。我的看法大致是這樣。

劉羽軒:我看邱妙津的文字,會覺得這就是情感上的書寫,導致我無法讀得很透徹。比較能進入的情況是她描寫《霧中風景》的片段(註:為《蒙馬特遺書》),因為我很喜歡那個小男孩,而邱妙津也有用小男孩來帶出自己的狀況。

陳彥妏:我讀《蒙馬特遺書》可以進入,但關於《鱷魚手記》就看不懂了,可能要看完整本才能理解吧。剛才羽軒說到這是情感上的書寫吧,我覺得她可能是要經過寫作過程,來釐清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可能寫作對她來說是種救贖吧。

熊信淵:我無法講這次的文本,簡單來說我是嚇瘋了,因為我沒辦法去涉入這麼直接的情緒,可能是把她自己剖開來,然後把最裡面的東西獻給你看、讓你去摸。我無法去接受這麼直接並且分析她,剛才柏言說大家可能讀不懂,但我覺得這種東西也沒有辦法懂,因為這就是她的生活她的想法。我看〈第十一書〉,因為可能比較後面了,所以也變得比較瘋狂吧。偏偏他又在選文的第一篇,因此我讀的時候,怎麼說,讓我覺得是那個非常黑暗的文章,我可以理解她寫這些時的感覺,就是你情緒非常高漲,覺得自己為甚麼沒發生好事,然後你面對電腦、面對鍵盤,然後你思緒非常清楚,但卻把力量用在非常黑暗的地方。我體驗過這樣的感覺,可惜我無法認同。任性的話很容易說,然後我看這文本非常哀傷,常常看不下去,對不起。

卜暉珊:我看完之後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就是她不斷剖析自己吧,然後他以為自己懂得多事情,但情緒的起伏高高低低,造成惡性循環,可能他無法接受自己吧。就是她知道真正的自己,但卻無法接受,所以才會去傷害她愛的人吧。

吳東晏:我只看過這文本的內容,但我跟文青的介紹看法不一樣,可能是誤讀吧。(笑)《鱷魚手記》她用兩個很不一樣的東西,寫在一起,分別寫鱷魚跟自己現實生活的情況,我沒有讀完整本,但可能到最後會有巧妙的連結吧。不過以目前的選本,我真的看不大懂。

楊浩偉:我發現自己到最後跟邱妙津還是無感,之前紀大偉老師說過要看《鱷魚手記》,但我看了十頁後,還是闔上了它。拿到這次的文本,我還是翻了幾頁後又擱置了它。我不知道,好像跟邱妙津沒有心靈上的契合,我很難讀懂她。我覺得她無法從寫作中得到救贖,無法戰勝自己的心魔,她的作品好像是用鮮血寫成,但到最後還是無法除魅。

邱筠:我覺得可能不懂的原因,除了是節選,可能我們也不是這種身分。之前推薦我這本書的人,她是,他們說看完之後會非常悲傷,但我沒有這個感覺。他們問我為甚麼這樣,我很難去揣想,很難融入裡面,可能我會覺得「喔!原來他們是這麼想的」可能覺得他們很細膩是因為這樣子,但我沒辦法去親身體會。我覺得《鱷魚手記》寫得好的地方,都不是寫同性戀的地方。

鄒適齊:我也只看這一篇,只是感覺很悲傷。但我還是無法進入,可能她一開始就沒有讓我進入的打算吧。可能寫自己的事類似的文章,就是感到悲傷,而無法了解吧。

林承樸:我感到很悲傷,嗯,我想先從朱宥勳的話來切入,他說:「小說家有分兩種,因為他是棒球迷。一個是直球,一個是變化球。他說邱妙津是直球,她沒有任何技巧,就是球速很快,可能沒有什麼強烈技巧或者結構翻轉。非常直的去描述一件事情,或者把心情鋪給大家看。然後他說變化球的例子是馬奎斯。」其實我覺得說,應該跳開來看,不單局限於同性戀或非同性戀,可能是要去看愛的本質,因為邱妙津把愛情寫得非常真實,就是愛情不一定是很聖潔或很單純沒有肉慾,或是一些慾望跟糾葛。但她在《鱷魚手記》中不斷把這樣的東西挖出來,告訴大家愛情不是想像得這麼美好,兩個互相喜歡的人,可能不會像王子公主那樣美滿。可能因為某些事情,有一方比較強勢,或者一方想控制另外一方,導致出悲劇。單純從兩個人來看,可能會有其他感受吧。然後我想講一下我個人讀《蒙馬特遺書》的經驗,我第一次讀到,因為是從某處得來,所以我想看一下,然後那天就耗在那本書上面,進入一種非常狂熱的狀態,會不斷想什麼時候結束。還有因為邱妙津我才認識安哲羅普洛斯跟他的《霧中風景》,然後剛剛柏言說電影有點看不懂,改天我們可以討論。學校的圖書館有,可以去看。就是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有點難懂,《霧中風景》其實探討的主題比較明顯(註:就是孩童對於父親的三種轉化,或者對於德國的種種思考),不過他的畫面很漂亮,其實可以先感受那樣的氣氛。

王守杰:大家講得有點少,可以多討論點。

熊信淵:就是剛才楚然(林承樸)講的直球跟變化球的事情,我覺得這個東西我很難把它說成是本小說或者是文學著作。我覺得這個東西太過,(旁人:赤裸)對啊,是赤裸。我無法更精準地講,就是一種情緒吧。因為大家都知道情緒是什麼都沒有,可能寫出來就是這樣吧,但情緒需要被轉化被再創作吧,但我覺得太可怕了。就像是你吃某件東西,可是看到它的原料一樣。哆啦A夢有一集說,有個燈可以照出東西的原料,比如說照一本書,然後可能出現一本書,你們沒看過嗎?(旁人:沒有)然後他去照競相的小提琴,結果跑出一隻鯨魚。就是我無法把這種東西當成小說來看,我會覺得就是很擅長寫文字的人的黑特(Hate)文。我覺得能把這些東西出版,是想證明甚麼?而且大家都很喜歡,是因為大家都有缺陷嗎?

陳柏言:就是她讀心理系,所以我覺得他自己把自己當作病人,然後把自己當成病例,我覺得他最後沒有治好自己。

林承樸:我覺得邱妙津可能代表某種極端,她可能是個點,從這個點延伸,然後成為一個三角形。她可能是最個人的,所投射的哪條線可能代表某種族群或者國家。藉由個人的觀感來涵概整個團體的想像。我去畫一下(林跑去白板畫圖)可能像浩偉講的,可能她是第一個寫女同題材的作家,那她所帶來的影響也可以用這個圖來說明。另外我還有其他意義,邱妙津可能代表某種私小說,就是其中百分之九十是真的,只剩下百分之十是假的。然後對照另一個是百分之十是真的,剩下都是假的小說。然後關於熊說的,我的標準可能跟某些人一樣,就是只要能感動到我的文字,如果非常貼切。如果能打動我,我就不會去想到底是不是赤裸裸的,我也覺得這是一本文學作品。當然這樣的定義可能是有問題的,算是我個人的私心吧。

熊信淵:我剛才忘了講之前提到的棒球問題,我覺得小說家都應該投變化球啦。然後就是文學的領域這麼廣,我這樣不是說邱妙津矮人一截甚麼的,就是你可能一萬人中找不到一個,我覺得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負擔太重。可能她一出生就是注定要燃燒吧,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寫。他是寫手,我承認,但可能小說無法乘載這麼重的東西。

陳柏言:可是我覺得他寫這本書的時候,感覺上一開始就有想要寫什麼的打算。如果把寫作當作是一種運動,邱妙津就是拼命把筋肉練得很大塊,就是可以一拳把人打死的那種。可能這也是個手法,就是不用學什麼拳法或技巧,一拳把人擊倒。但如果寫成作品,應該也沉澱過一段時間,所以我會認為他是文學作品,當然是討論不出結果的。

林承樸:我只想分享一件事,就是安哲羅普羅斯的《鸛鳥踟躕》中的那首詩(全文:我祝福您幸福健康/但我不能完成您的旅程/我是個過客/全部我所接觸的/真正使我痛苦/而我身不由己/總是有個什麼人可以說:/這是我的/我,沒有什麼東西是我的,/有一天我是不是以驕傲的這麼說/如今我知道沒有就是/沒有/我們同樣沒有名字/必須去借一個,有時候/您供給我一個地方可以眺望/將我遺忘在海邊吧/我祝福您幸福健康。)這首詩還蠻有趣的,我忘了是文青還是其他人說的,這首詩正看跟倒看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就是你從「我祝福您幸福健康/但我不能完成您的旅程」跟「我祝福您幸福健康/將我遺忘在海邊吧。」用這兩種解讀會有不同的感覺,但你不會覺得有衝突。我第一次看到這首詩,感覺他好像放下一切,但你在《蒙馬特遺書》看到這首詩,甚至在印刻版還附上邱妙津手寫的譯文,所以這兩者間的關係是很微妙的。這讓我想到海子的〈春暖花開〉,但我沒有沒帶原文,待會我會用電腦,找好後會打在投影機上。

王守杰:我補充一下,《蒙馬特遺書》最前面有寫一段文字,「獻給死去的兔兔與即將死去的我自己」所以她原本寫這本書時,她就決定寫完後就自殺了。然後我分享一下自己的感觸,我買這本書的時候是高三,壓力還蠻大的,看這本書會有特別的感觸,但上大學卻沒有之前的感觸,覺得還是無法完全貼近邱妙津。就是我們自己本身的觀點一樣,我們不是處在同性戀者或者需要壓抑自己的真實體內一些東西的時候,可能也沒辦法體會甚麼。像我有個朋友是女同志,她很喜歡邱妙津,甚至瘋狂到想要26歲的時候學邱妙津自殺。所以我想說,我們看不懂,可能就是這種情況吧。

陳柏言:可是我同樣感到悲傷,就是好的作品就應該要變成人類共感的悲傷。可能是她只是藉由同性戀這個議題過渡這種情感。其實她想要書寫,就是有點結構主義的想法,把內容當作材料而已,並不是她真正想要寫的,可能她是追求藝術的美感。我想要問的是,《蒙馬特遺書》是她寫完才想死還是,想死才開始寫的。就是剛才王守補充的那段文字,是一開始就有的嗎?

熊信淵:我還蠻能認同陳柏言的想法,我覺得寫這個東西就是想證明什麼吧。我覺得說那種不想活下去的話很容易說,然後好好活下去的話我們也是聽膩了。我覺得就是因為這樣子大家才會讀這樣的作品,就是大家讀一讀然後感到悲傷,可是不用去死,一種消解情緒的方式吧。如果她能把自己燃燒成這樣子,我覺得很偉大但是很可憐。

(找到海子的詩)

林承樸:這就是全文,然後跟大家分享。(全文:從明天開始 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 劈柴 週遊世界/從明天開始 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從明天開始 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陌生人 我也將為你祝福/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願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海子是中國詩人,最後也是臥鐵軌自殺。他的概念有點像安哲羅普羅斯的詩,就是你看詩很平淡,做些很平常的事情,有點像陶淵明,像是「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陌生人 我也將為你祝福」之類的句子,可是最後一句卻寫「我只願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會讓你覺得,他真的明天就會幸福嗎?就是這首詩可能百分之九十幾是非常單純的敘述,但到最後卻整個逆轉過來。為甚麼他只願面對大海,而不願去……感覺好像是說:「你們好就好了,我為你們的快樂感到很高興,但我還是只願面對大海,然後春暖花開,我的事情就這樣子了,你們好就好。」這是我讀這首詩第一個感覺,想我有時候也會上網找這首詩來看。雖然有點岔題,有人想發表對這首詩的看法嗎?

吳東晏:讀完這首詩,感覺很像他給人的祝福是珍貴的,就是給大家祝福,但是自己悲傷歸悲傷,但別人祝福也是不會吝嗇。可能這樣的祝福是沒有價值的吧。

熊信淵:我想到五月天的一首歌,還蠻類似的。我覺得蠻多人聽過的(註:歌名為〈嘿我要走了〉,歌詞是:輕輕閉上眼睛 此刻我覺得清醒/已經不需要 一些挽留字句/這絢爛新世紀 深情已不受歡迎/愛的那麼用力 卻好像一場鬧劇

我要走了/昨天的對白 已不再重要/我已見過最美的一幕/只是在此刻/都要結束 都要結束

你我不斷找尋 然後再不斷放棄/不斷的犯錯 然後再不斷遠離/如果你還肯聽/我想說聲我愛你/反正自做多情/是我看家本領

嘿 我要走了/昨天的對白/已不在重要/我已見過最美的一幕/只是在此刻/都要結束

嘿 我要走了/昨天的對白 已不在重要/我已見過最美的一幕/只是在此刻/都要結束

輕輕閉上眼睛 此刻我覺得清醒/已經不需要 一些挽留字句/這絢爛新世紀 深情已不受歡迎/收拾我的行李/去找尋新的自己

都要結束./都要結束.../都要結束..../都要結束.......)這首歌是我個人很喜歡的歌,就是它的曲調很愉快,我每次聽都差點忘記歌詞,它的歌詞讓人覺得想去自殺的人。當然用這首歌來比喻邱妙津是貶低她啦,但是畢竟這是流行歌,比較簡單、輕鬆的表達方式,但它也是很諷刺很歇斯底里,就是它表示你們愉快就愉快吧,但我要退出了。雖然唱這首歌的團體後來發了六七張專輯,也開了無數場演唱會,也過得很好。雖然有人說他們霸佔著華語歌壇的位子不放,但活著有多種方式,每個人都會有低潮……我不想搞得很勵志。

王守杰:還有人想要說嗎?小冷(莊鑫奇)?沒看很多沒關係啊,反正大家都說這麼多了。所以沒有人想表達自己的意見了?

林承樸:就是駱以軍有寫一本小說叫《遣悲懷》就是以邱妙津的《蒙馬特遺書》作為底本,我覺得他們有對話的關係,因為《遣悲懷》的分段也是第幾書。我覺得《遣悲懷》蠻有趣的,因為之前紀德有本小說也叫《遣悲懷》,紀德是同性戀者,但當妻子死掉後她還是覺得很哀傷,所以寫下這本書來弔念。所以駱以軍這本書的書名叫《遣悲懷》就很有趣,然後書中駱以軍寫道,不知道是真實還是虛構的場景,在小說裡面,邱妙津曾對駱以軍說過如果他不是男生,她喜歡上他。所以還蠻有趣的。(旁人:蒙馬特遺書中的蒙馬特是什麼?)蒙馬特就是巴黎的一個分區,邱妙津好像就在那裏租房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輕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