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痰作品討論會——詩:耳朵 會議記錄

時間:2010/10/21下午兩點到四點

地點:山居中心研討室

參與:浩偉、柏言、小冷、綠豆、熊軒、楚然、氓哥、啟軒、羽軒、彥妏、珈妏、暉珊、欣穎

主持人:羽軒

記錄:羽軒、柏言

 

 

2.〈大道德時代〉

 

浩偉:

  我喜歡這首詩的第一段,「這個世代的耳朵長滿地雷/引信埋進每一個恰如其分的修辭」、「請用適合開花的溫度調節/用逗弄小貓的語氣豢養」有棒感。而且有諷刺感,讓我想到艾拉妮絲莫莉賽的某一首歌。第二段「悲傷是最廉價的優雅」我愛死這一句了。可是第三段就有種失序的感覺,他開始瘋了。我給這首詩還蠻高的分數。

 

彥妏:

  最喜歡第二段的「我們拾起一顆耳屎就能/吟詠哀悼」。很認真又很搞笑的諷刺。我還蠻喜歡這首詩的,也給它還蠻高的分數。

 

氓哥:

  這首詩是全部作品裡面野心最大、題材最廣闊,我給這首詩分數「還好」,是因為我覺得他的架構、情緒有問題。整體來講有一種嘲諷氣氛,第一段比較輕鬆,第二段就稍微有點哀傷,第三段帶著明顯的憤怒,但在這三段裡面沒有一個順暢的聯結。

  這裡面有很多意象我也很喜歡,我最喜歡的是第一段,第三段的「翼手龍」也用得很好,恐龍是絕種的,這還算平常,但他選的是「翼手龍」,「翼」本身就有飛翔的意象,我覺得這個點聯結得很好。

 

啟軒:

  我覺得這首詩一、二、三段詩質的組合有點奇怪,第三段要表達的東西比第一、二段要多太多了,又有一種不知道是誰的影子……我看到某個詩人的影子在這首詩裡面。我也喜歡「我們拾起一顆耳屎就能/吟詠哀悼」,他把情緒代入得很好,只用一顆耳屎就可以吟詠出下面那麼多的悲傷感懷,我覺得還不錯。

 

楚然:

  我剛剛也跟學長一樣注意到翼手龍的問題,我覺得在這邊用翼手龍有一點失準了。讓人覺得太跳痛。到了第三段感覺失控,有點湊字數,意象到後來不能跟耳屎作對應。雖然這樣子,我給這首詩的分數也蠻高的。

 

暉珊:

  我想問「擁有半截脊椎的感懷就能/更接近勇敢的寫一首/疫情慘重的詩」裡面「半截脊椎」的意思是?

 

熊:

  我個人沒有很喜歡這一首詩,我覺得這首詩有點浮濫。我原本以為這個作者是寫散文的,我原本猜小冷,因為我覺得他的講話方式太像散文。第一段那麼長,但是我可以把它分成三個框框,一到三是一部分,四到九是一部分,十到十三是一部分。他要講的事情不會很多,反而是用了很多排比、纇疊那種賦的用法,這是最大的缺點。他要諷刺的東西很多,我覺得諷刺是很高尚、優雅的活動,但是這首詩沒有達到那麼的從容、悠然自得。第二段諷刺的是陳腔濫調的句子,但是這首詩每一句看起來都是在哪裡似曾相識的句子,讓我覺得說,你這樣子不是在自打嘴巴嗎。每一個句子都沒什麼個性,就這樣出來。

  不過剛剛聽大家講之後,可以發現他好的地方,我覺得他的情緒鋪陳很好,剛剛有人講說三段情緒有點斷裂,我覺得他是第一段講一下我們這個世代是怎樣怎樣,第二段說那我是怎樣怎樣,第三段還是繼續講,但是陷入有點發瘋的狀態,所以第三段才會那麼破裂。他的文字也很好,我重新看一次之後才發現他的文字應該是很習慣寫詩的人寫出來的,再不然就是散文也寫得很好的人。這是一個還蠻擅長寫作的人寫的,但是說真的我不是很喜歡,可能因為他採用了諷刺的方式吧。我對於諷刺的標準比較高。

 

羽軒:

  我先講一些缺點。我覺得讀起來的時候會發現,有一些特殊用法雖然可能在作者解釋過後,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要這樣用,但有些詞應該還是可以用得更好,加入通篇感情,讓詞語不只是物件,像是「經過二手書店總要/順手帶走一些灰塵/或者牽幾個老奶奶過街」的灰塵,「擁有半截脊椎的感懷就能/更接近勇敢的寫一首/疫情慘重的詩」裡面的半截脊椎,這兩個的感覺好像差不多,像是作者知道這個用法是怎麼用,但是還沒達到可以讓讀者知道這是用來幹嘛的。「微笑一台斤的寬恕」出現了兩個形容詞,感覺可以用更好的字來替換。

 

(作者現身)

 

柏言:

  這首詩的第三段的確不是同一個時間寫的。

  剛剛暉珊提出「半截脊椎的感懷」,我前天有問小冷「讀書讀到卡恰ㄆㄧㄚ」的用法(台語),有人說是屁股,有人說是背脊,意思就是可能自以為擁有很多的感懷,但其實只是很廉價的東西。

  灰塵跟老奶奶是用來使兩個對比,因為覺得他們兩個好像差不多。(笑)

  這是一首比較戰鬥的詩,因為現在很多詩都是那種抒情傳統,想要寫一點像鴻鴻那種的詩。第三段是在婊C男。

 

 

4.〈悄悄話練習〉

 

柏言:

  我還蠻喜歡這首詩,給他的名次是前三名。

  使用古典詩的意象,某些稍嫌突兀,不過是個人特色。好的地方讓人驚艷,但有些地方會很想刪。好的地方是「卻阻止不了兩截斷桅的相遇」,有種某一半的殘缺在尋找另外一半的殘缺的感覺。還有「心中柔軟的敲打樂」也寫得不錯。「雨林中大雨試圖隔開我們」有兩個雨好像是設計過,感覺還不錯。第三段的後面那裏「我憤怒的扯開你的髮梢」就有點失去題目的意思,題目是悄悄話但這裡卻變得很野蠻,但後面說「輕輕輕輕……一撕」,好像前面的憤怒又冷卻下來了。結尾使用「然而」我比較不喜歡這種結尾方法,會覺得是不知道怎麼結尾,直接用「然而」、「終於」之類的。最後一句有點弱掉,語氣斷掉的感覺。第二段很明確的是情愛的暗示。

 

熊:

  我覺得第二段完全就是乙班文學史,「兩截斷桅的相遇」也是文顏講的。看到這邊我大笑。其實我覺得詩經跟悄悄話連不太起來,詩經是當時民間每個人都在唱的,如果又要悄悄話的話,我就覺得有點噁心。

 

楚然:

  「兩截斷桅的相遇」讓我想到一首詩講〈上邪〉,那一句是這樣寫:「他乾涸了/他們是兩隻狼狽的槳。」我覺得這是他有一點像夏宇的部分。

  「舐你的耳殼成一支/心中柔軟的敲打樂」這個我覺得有點跳痛。因為跟敲有點不一樣。我還蠻喜歡第三段的。

 

啟軒:

  我還蠻喜歡這一首的,作者把氣氛營造的很好。可是我又覺得「我曾想撥開你的髮雲/舐你的耳殼成一支/心中柔軟的敲打樂/你卻拉我向下」這邊有點奇怪。其實他用「卻」有點突然,後面他又把雙峰和小溪講的那麼恐怖,有點色情,點隱喻的感覺。我喜歡「雨林中的大雨」,我也覺得他是有點故意的。我覺得他把水中央跟詩經連在一起,可是他又切割成那麼多段,有點奇怪。最後一段用「然而」給我的感覺是用一個突然的轉折語氣草草結束。最後一句讓氣韻消失了,餘韻沒有太強,一下子就結束。

 

彥妏:

  有個地方我看不懂。「什麼也沒有而你的嘴貼上我耳際/輕輕輕輕……一撕」我看不懂這個畫面在做什麼,跳得太快。我也不喜歡然而,覺得有點突兀,破壞了閱讀的節奏。最後一句我有看到,但是覺得沒有做的很好。

 

浩偉:

  我對這首詩的評語是「官能」兩個字。

  (那已是詩經的時代了)有種熟悉感。某人跟我說「詩經」其實也意味著另外一個「ㄕ ㄐㄧㄥ」。第三段就是情色書寫,但有掌握到某種情色的谷地。我很喜歡第五段除了第一行之外。最後一行「那斑駁的枯葉墜地的聲音」有兩個「的」感覺可以刪掉其中一個。不過是一首好詩,我給他還蠻高分的。

 

羽軒:

  我覺得他的節奏很好。如果他可以分成用字和節奏兩部分的話,我比較喜歡他的節奏。他的用字很有特色……有一行說「我看不見你,無法聽你」我會想是連續的意思還是並列的描述,如果是連續意思的話就有點邏輯上的問題。我對他的情緒比較有問題,第一到三段的情緒都是比較親密的,第四段卻轉為憤怒,第五段又回歸到親切溫和的感覺。我覺得第四段有點突兀,因為其他段落的情緒都是還蠻一致的溫柔。有些意象上較有邏輯上的問題是,「兩截斷桅的相遇/曾在彼此身上,輕輕輕輕……/烙下對方的名字」不知斷桅是如何烙下名字。好像可以再換更好的字。我很喜歡最後一行,有一種轉折感。

 

(作者現身)

 

氓哥:

  我還蠻高興的,因為我自己自認不是很會寫詩的人,蠻超乎我意料沒有被批到爆炸之類(笑)。我沒有上過王文顏老師的文學史課。

  詩經的時代是想要表示除了跟水中央有關係之外,這詩是一個傳統和現代,要求作者和那個女生在精神上的溝通,他們相遇了,但是女生並沒有給他那樣的感覺,那個女生就是一直很逃避作者跟他說悄悄話,我個人覺得悄悄話是一種很心靈上的溝通、具體的形式,裡面這個性愛的暗示對於作者而言是形而下,不斷的往下往下代表一種墮落,其實並不是要寫官能。「我看不見你,無法聽你」是並列,因為墜入小溪。對方在上面,因此就聽不見、看不見水上的他。我後來一直修改最後一段,最後一段原來沒有修出來這一段,給人看了之後覺得太弱了就因此修出來這一段。但大家說還不是很好,那可能會再修。

 

 

6.〈釣餌〉

 

氓哥:

  我看這首詩看了一個小時,我在文批第二節課的時候都在看這首詩。看了第二遍之後,我給他第二名的成績,乍看之下很惡搞,但也不是無法解讀。整體來說是作者面對一個非常強大、全面壟罩、無法擺脫的束縛所發洩的反動,所以他用了很多尖銳的形容詞、狀聲字、疊字,是作者心情的具象化,雖然不是沒有人這樣寫過,但還能夠看到這樣的作品,我覺得很欣喜。不過有一個問題是把這首詩放到外面應該沒有人看得懂,柏言小冷妮妮啊之類應該不是這群人就看不懂。我現在回歸到一個讀者來看,我覺得裡面其實很多字都用得很好,「細而吵而繫而操」這個應該不是單純諧音亂寫,我覺得繫就有綑綁的意思,代表作者的心態。「蟲蠕」那一段具象化的表現出衝撞的心情。「好聞的花香我吻膩」作者故意悖反我們平常習慣的美學,表現他對於外在普遍價值的批判、嘲諷、憤怒。第三段講說他看錯電影,意思應該是不合期待的電影,好像是他想要找到一個能夠調適的方式,但是不可得。「老闆/娘微笑:「覺得藍嗎?」」感覺上應該是憂鬱的意思。我看完以後想說餌到底是什麼呢?這個主題會不會是釣出本我的誘餌,他很憤怒、不想寫的一種發洩。他的面前有一個希望他投入的東西,但其實他不想要,他想要做的是別的事。他真正想要的,應該是第三段的「小冷/赤裸地站在洗澡間/斷洗澡水根本沒有水」。

  這是一種以醜為美的創新,你們下學期讀文學史應該會上到(笑)。他不是標新立異,應該是有自己的意義在。

 

浩偉:

  我對這首詩的評語是:怎麼辦?看不懂。

 

羽軒:

  其實我也看不懂。我有發現他好像有刻意做成一種結構:每一段首句相連起來是「釣、我、父仇七日是餌、釣、我」。有一種結構上的巧思。

 

柏言:

  我覺得這首詩的好處是他很「奇怪」的。剛剛氓哥講的那樣子,作者搞不好也沒想那麼多。這首詩好像是想要實驗,但是沒有寫好。就我而言,我還是會看他的字的品質和精確度夠不夠,他的立體度跟精確度不足,他的方向太平面,感覺是抓到一個東西就一直寫。他的創意有些地方我還蠻喜歡,像是「膩了就要枯萎了(ㄌㄧㄠˇ)」很好笑,但下面又出現一個ㄒㄧㄠˇ,就稍微嫌多了。「還有一口咖啡沒喝冷/氣根本曬涼了」斷句、諧音還蠻有趣,但是前人有用過,雖然作者可能不知道,會不小心重疊到其他人的詩,變成陰影。

 

熊:

  看第一次的時候覺得還蠻好看的,但是看第二次就開始浮現作者的臉,就看懂了,但是不會覺得很好看,看第二次之後不就會覺得很好看的作品。我覺得他是在講詩裡面的「我」被約會詐騙,然後再包裝成欺騙讀者的作法。我覺得這首詩太過暴力,如果你練成天下無敵的拳法,但是你只會一拳把別人打倒的話,就沒有很厲害。你一定就是要虛晃幾招,讓別人覺得你很厲害,你才能把別人打倒,這樣功夫片才拍得起來。這個東西太過於展現自己的暴力美學,所以我沒有給他非常好的分數,我覺得他只會有全力把別人毆倒,但是還不夠大器、游刃有餘。

 

珈妏:

  我第一次看的時候還蠻佩服他的用字,疊字,像是「細而吵而繫而操」、「皺皺臭臭抽抽」很有趣。可能是我比較少讀這樣的詩,比較難理解他的意思,但是很佩服他的用字。

 

啟軒:

  我真的看不懂「細而吵而繫而操」、「皺皺臭臭抽抽」的用意,他是想要用諧音字來創造一種新的語感嗎?我覺得這首詩的語感沒有被成功的創造出來,就比較難懂。「黑洞吞 → 往 ← 噬如碎碎的蟲蠕」看到這個我就想說他是覺得耳朵有點像黑洞嗎?我覺得他的符號無法直接產生共鳴,可能要看很多遍才會懂。

 

欣穎:

  這首詩我覺得是讀者內心世界的直接鏡頭。感覺不是要給人看的,只是一種自己內心話的抒發。

 

(作者現身)

 

綠豆:

  我之前完全沒寫詩,本來想詩要怎麼寫,想說要不要問一下柏言有沒有什麼格式。可是後來又想不對啊,新詩這種東西本來一開始就是沒有格式的,不應該為了格式或是修辭法而寫,我就想說自己來寫。我自己也沒看過前人的作品,希望是自己寫自己的,有突破就有突破,如果陷入窠臼就陷入窠臼,沒關係,放開來寫,比較不會去管那些限制什麼的。

  這其實是我一個週末是去咖啡館寫詩,我對咖啡館的憧憬是應該要有一個好看的服務生,氣氛很典雅安靜,結果完全不是,超吵的!咖啡館為什麼會這麼吵!因為我是去寫詩的,所以我就把當下的心情寫下來。一開始很明顯有兩個釣我,算是一個主軸,咖啡館是餌,我被他釣。然後那個我下面有個私名號,很明顯就是吳東晏的意思。一開始說耳朵對於那些顏色、色彩、跟一些景象都是沒有感覺的,這是一種Sense問題。Sense的意思一個是知覺一個是感官,一個實體的一個抽象的,其實這兩個都是,這是實體的也是抽象的問題。耳朵聽得懂弦外之音,「題外還有話內尚有題」我想要寫弦外之音,就是那樣的話語是冷冷的,尖細的。然後就覺得咖啡館怎麼這麼吵啊,有情侶在聊天,學生在聊天,可是那些話感覺不是他們真心講出來,而是經過矯揉造作講出來的。那些聲音非常的細非常的吵,然後綁住我的耳朵。(羽軒:請長話短說謝謝)喔好,接下來,這些話大家都在說,從腦動,從鼻孔動,你們腦也有洞啊(笑),一切都是從有洞。一些表象像是好聽的東西讓我覺得跟屁沒有什麼差別,你們講話還是像一朵鮮花在掩飾什麼,這些東西還是會膩會被識破的。「也跟「那個」一樣皺皺臭臭抽抽」不好意思髒了一點,我是想表達屁眼的意思。後面就是語言與屁的差別,讓我聽不出來。「父仇七日是餌」因為我走去咖啡館的時候,翻了兩本書是《父後七日》和《哈利波特》(哈你肚子)。像我之前對咖啡館老闆娘的印象可能會是跟以前喜歡的人重疊的,像小尾巴啊,小婷啊,妮妮啊,玨蘭(娘微笑:「覺得藍嗎?」。)寫到這裡我都覺得很靠杯(笑),我還粉紅哩?反正寫到最後就覺得說,輕痰的這個題目根本就是陷阱嘛,讓我來這邊,可是我又沒有叢林,就柏言和羽軒都是會寫詩的人啊,就只有一點點小冷(小冷:你是覺得我很爛嗎?),沒有啦就比較平實(笑)。我上次好像講過,在洗澡間會讓我覺得很自由自在,因為要寫詩的關係讓我很不自在啊。但我還是喜歡在這裡寫詩,總比在宿舍宅還好吧,所以就很想問很會寫詩的妮妮:「對吧妮妮?」

 

  然後這時我要走了,但我的咖啡還沒有喝完,所以寫:「還有一口咖啡沒喝冷/氣根本曬涼了」但是最近知道妮妮有男朋友了,才覺得自己喔又被騙了。大概就是這樣子,這是一首心情的歷程啦,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我本來是想說博君一笑,想說大家看了應該滿好懂的,但好像又失敗了。就大家好像看不太懂。

 

3.〈濱海公路的《康熙來了》收視群浪漫誌〉

 

綠豆:

  我看到這篇,會想說作者是不是要把S表達成耳朵的意思,然後每一段都呼應到耳朵,然後都要在聽。我看到他的景色鋪排的很美,然後「碼頭是為了船和候船的人存在」我覺得寫得超好,讓我想到牡丹江的詞:「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覺得還滿感動的。後面我讀到第一頁的最後,「S,

隔著不能更細瑣的冬雨」我覺得寫到這裡超好的,結果翻過去還有(笑)。我想說,不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然後繼續看下去,但讀完後還是覺得停在之前那裏比較好。我很喜歡停在那裏,如果那樣的話我可能會再多給幾分,接近滿分這樣。

 

楚:

  我講一下有兩句我很喜歡,最後一段的末二句:「宇宙狹窄卻很深邃/也許仍算是妳我之間。」這邊讓我感覺滿被打動到的。

 

珈妏:

  我覺得這首詩就是柔柔的,慢慢講,讓我想到之前看過一本書《慢情書》,讓我有點想到那個。我和綠豆一樣很喜歡:「碼頭是為了船和候船的人存在。」

 

言:

  我覺得我沒有辦法很客觀的看這首詩。整首詩行進的步調極慢,就是都寧至在某一個地方。但是有意識的把我們很喜歡的意象連接在一起。

 

羽軒:

  我也沒辦法很客觀,是因為覺得他比較像是致敬之詩。他算是有點移花接木,而且文字有自己的風格,就是字句有節制。像第五段的s:「像彼此取暖的許多/而成為同種溫柔」他在許多後面就沒有多說什麼,我覺得是一種很有節制的風格。還有像:「有什麼在高高俯視著我們這群」接下去就沒有再說什麼,感覺在正常的語法中可以再加上什麼,但這樣刻意截斷的方法在詩裡面還滿好的。我個人還滿喜歡。

 

浩偉:

  我給這首詩很高分,因為裡面有很多很棒的意象。

 

彥妏:

  因為我假期中看過《慢情書》這首詩,所以會一直聯想到裡面的句子。就覺得他跟《慢情書》的差別是什麼,如果這些句子是他自己寫的話,我會覺得他寫的很棒。可是無法聯想到耳朵,希望等下可以解釋一下。

 

氓哥:

  我看這首詩也是覺得他的意象很好,但整體看來會覺得有滿多影子,甚至最遠可以追溯到楊牧。但我覺得有很好的地方,是雖然他很緩慢的推進,但他有漸漸的,一步一步推衍出來一個屬於自己的這首詩的世界觀。使得這首詩不是只有兩個人之間而已,像他裡面寫到:「有什麼在高高俯視著我們這群/濱海公路輸送星光」有一種大宇宙的觀念,s和我就是屬於他們的一個小宇宙。詩中提到很多山的意象,可以想像他們在山上,像是:「山腳下聚集著燈火…取暖」我是認為他的世界觀是很寬廣的。我給這首詩還不錯的分數,但個人風格稍微少了一點。

 

熊:

  你們說這首詩跟慢情書有關是有原因的,因為這首詩有九成以上的句子都是從慢情書裡面抓出來的,當然是刻意的。這首詩是有一天晚上我們全家開車經過屏東大橋那邊,那邊有一條公路,左邊是山右邊是海,那個地方收訊非常非常的差,他們每一戶人家為了看電視,屋頂上面都有裝小耳朵,接收衛星天線。我爸跟我說的時候,我就想說:天啊!好酷,這是一個有耳朵的城市。我覺得這個東西很浪漫,我就很想要寫它。上網查之後就發現其實他們住在海旁邊的住戶,因為住得離海很近,海風就很容易侵蝕小耳朵,所以他們其實是非常哀傷的一群收視群。

  後來我暗中得知大家的觀念之後,發現大家平常好像都沒有那種收視不好的困擾。我個人是覺得說雪、煙霧、冬雨都是干擾電視的雜訊,濱海公路那邊生活環境很差,大概就只能大家湊錢買一支小耳朵,大家圍在一起看電視。那時候我不知道怎麼開始,就翻了慢情書,看到一段(就是現在詩中的第一段那邊),就覺得好像還不錯,就整段引用了,後來就決定說那就全部都引用裡面的句子好了。可能有人認為這個東西不算是創作。剛剛沒有人講到詩題,讓我很失望,我個人覺得詩題就是要解詩的,可以把原本的意思曲解成另外一個意思,還可以符合一個詭異的主題,就真的蠻酷的。我看慢情書的詩真的每一個一開始都是S,這是寫給小S的嗎?說是致敬也可以,因為我真的很喜歡慢情書。

 

暉珊:

  以前法國有個國王路易不知道多少世的,他寫給他的情人就是用S,從此以後S就代表跟情人講的話。

 

 

 

8.〈倦意前書〉

 

熊:

  沒想到我會給這首短詩高的分數,這首詩給我很像夢境的感覺。句子裡的東西可以讓我自由去解釋,而且可以解釋出我很喜歡的東西。虛無的泥土就是夢土,但是那裏有堅實的花朵和具體的清香,就是在夢想上面有了具體的成果,看了之後我就覺得好感動。雖然只有四行,但我覺得這個東西已經夠完整了。也因為它太短,我在閱讀其他長詩的時候通常都會經過加分、減分的過程,但這首沒有經歷減分的過程,只有加分的過程。到最後我對他的印象很好,我就給他還蠻高的分數。

 

暉珊:

  經過熊的解釋我才稍微了解一點。不然我真的非常困惑「具體的清香」的「具體的」這三個字。

 

啟軒:

  我覺得這首詩的意象太少,但是餘韻很強,就讓我考慮很久。

 

小冷:

  我看到這首詩第一句就覺得是在寫小飛象。

 

氓哥:

  這首詩我也是覺得他的意象很調和貼切,但是我給他最低的分數。因為我個人比較喜歡層次多樣化、創新程度較高的作品,我能夠完全掌握這篇作品要表達的意思,但是就只是這樣而已,我個人偏見會覺得比較單薄。

 

浩偉:

  我覺得這一篇很像鍾怡雯的垂釣睡眠。

 

羽軒:

  我覺得這首詩很棒的地方是,我用自己的解釋可以完全解讀這篇作品。我會把虛無的泥土想成是感官世界,虛無就是非理性的意思,堅實、具體就是代表感官世界的美好。我喜歡這首詩。

 

柏言:

  這首詩我給他還好的分數,他的設計感過於強烈。虛無對比堅實,清香的花朵長在泥土上,感覺來的太容易,哲意過於顯露,自己把它全部都講完了,那我要幹嘛的感覺。是還蠻有進入文概的層次,神話感。

 

(作者現身)

 

楚然:

  其實我這首詩還蠻簡單的,虛無跟泥土對比,清香跟具體也是對比,清香不是一個實物,但是我用具體來形容他,然後泥土是一個實物,但是我用虛無來形容他。其實題目之所以會定倦意前書,因為這是我在睡前寫的,醒來之後覺得跟耳朵有關,那我就投好了。這樣子。非常隨便的一首詩。

 

 

〈聽妳今天好不好〉

 

楚:

  我看過這首詩之前版本,我覺得第二段第六行有點失準:「期待季節裡濃郁的風景/偶爾讀詩,偶爾奔跑/追躡幽暗山谷裡的螢火蟲」整個變成視覺印象,我覺得可以刪掉,寫耳朵送給妳,寫的卻是視覺印象,有點奇怪。

 

啟:

  我還滿喜歡這首。我覺得作者有自己的節奏,氣韻美感。但他有太多的「我」口語出現,楚然學長剛剛說的那裡,我覺得他是想要移覺,但可能沒有處理得很好。

 

豆:

  太像散文了,每個句子讀起來,我覺得詩應該在思想上讓讀者跳來跳去連接,在每一句穿插自己的東西,或者讀作者寫的東西。每一字每一句要有意思。看完之後很像散文。

 

欣:

  看完後也覺得比較像散文,但是種滿平實可愛的感覺。裡面有些句子滿喜歡的,像是「我的耳朵收集妳的細小。」

 

冷:

  我也喜歡這首詩。看完第一段我會想到梵谷,把自己的耳朵割下來送給別人。女主角可能會覺得很暴力,但是像裡面用括號寫的:(不要怕,我送給妳一隻耳朵)我很喜歡這句。表現出一種很想要聽對方,用很認真的心情去了解對方每一個生活步驟,很接近他的感覺。

 

彥妏:

  我還滿喜歡這首詩,如果我是那個「妳」會覺得很幸福。「我是全新的怪手等待加油/我是黑暗房間裡未開的燈。」這兩句跟前面的意象比較難以連接,比較突兀。大概知道他要表達的意思,但會感到情緒被打斷。

 

氓哥:

  我給這首詩還滿高的分數,雖然乍看之下前面三段比較不那麼驚人,那最後那段,我給他稍微好的分數。因為前面寫的是比較甜蜜的部分,但他最後一段寫:「請讓我的耳朵留聲妳/聽妳穿梭時間/聽時間一步一步經過我們。」我覺得這個時間是關鍵字,這個感情好像是已經越過去了,然而我還是想要留下「她」。像她前面寫,寄給她一只耳朵,但這樣看好像是不會回信的,我覺得安排還滿好的。我滿喜歡留聲這個意象,整體感覺溫柔敦厚。

 

浩偉:

  我喜歡這首詩的第一段,讓我想及郵差的意象,讓我想到江美琪的〈我多麼羨慕你〉的「等成信箱」那段。我喜歡這首意象和動詞的運用。

 

熊:

  我給這首詩最高分,我想先回應楚然,第二段的重點季節濃郁那邊,重點是「收集」,我覺得意象跟移覺根本沒有關係。前面有人說他像散文嘛,我是覺得她的描述比較一步一步來,起伏還滿明顯的,雖然它的結構較像散文,但我覺得他是這次作品中最像詩的,是一講出來就是詩,而不是要讓她長得像詩,是很自然的,覺得是這次詩中最誠實的一首。因為我很討厭看到詩,故意找出一些東西要幹嘛,是我覺得看了最舒服,很直接感受到作者很單純的感情,而較沒有造作的成分。我同意有些地方失準,但是一首很厲害的詩。

 

珈妏:

  我覺得是一首很可愛的詩,比方說「聽妳的日子變成我們的日子」還有「請讓我的耳朵留聲妳」我覺得情感很真摯。

 

(作者現身)

 

羽軒:

  剛剛有人說視覺意象的地方,這首詩是寫給陳芳汶老師的加簽理由,我是交給他這首(據說芳汶老師看一次哭一次),剛剛大部分的問題熊信淵都已經回答完了。就是這樣。

 

 

10.〈濱〉

 

羽軒:

  覺得裡面有很多意象讓我很喜歡,像是第一段的「鐘擺」,作者有想要伸手改變一些什麼,但無法擺脫時間不斷給予的累積,感覺年紀是一直加在現在的上面,就是過去的年輕,會一直加在現在的自己身上。有一種無力感吧,我覺得這首詩是寫自殺的,有一個巧思處,螃蟹那裏:「牠們都想回家,橫越馬路/雖然家在直路的盡頭」橫越跟直路相矛盾,代表他回不去,讓我感到自殺的是第三段:「玩起憋氣的遊戲/第一次離死亡這麼接近」,然後第四段就是死亡了。另一端的家是死的家,因為生的家回不去,只好去死的家。

 

柏言:

  我給這首詩前三名的分數,這首詩最好的地方是第二段的地方,一寫到螃蟹我就心花怒放(笑)。我覺得最重要的意象是其中「換氣」和「憋氣」的意象,雖然想換氣,但換不到任何氣,很悶的一首詩啊。這首詩感覺是在敘事,陳述一個故事,但有時內心的os太多了,有時會較欠缺詩意的感覺。

 

熊:

  我覺得這首詩即使把第二句耳朵的部分刪掉,整首詩還是可以讀的通,然我感到有點憤怒,所以沒有給她相當好的分數。另外卜要我幫他問,為什麼要想像大笑?

 

啟軒:

  滿喜歡這首詩的,他用故事情節敘述,並用潮水去讓耳朵感到……就是滿喜歡的感覺。

 

欣穎:

  我也滿喜歡這首詩,但看完不知道跟耳朵有什麼關聯,我也很喜歡螃蟹那一段。

 

氓哥:

  我插出來講一下,這是的十六首詩,有五首詩是有海的,就是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意象對不對,我給他最高的分數。當然這裡寫自殺,是很明顯不必討論,但我閱讀比較不會侷限在這邊啦,我擴大詮釋:是作者面對一個幽深廣大的不可知力量的壓迫的時候(笑),就決定棄械投降的心理狀態。看起來雖是消極的,但他用螃蟹明明知道無法回去,還是拚命橫行要回家,我覺得是一種形式的積極,而不是消極來看。這首詩好的地方,他的語調主旨意象都非常調和及清晰,架構雖然看起來很敘述的,但時間並不是照次序的,而是有層次的。套一句芳汶常講的:「深感憂傷。」(笑)

 

彥妏:

  這首詩我也滿喜歡的,然後跟大家喜歡的點一樣,喜歡螃蟹。覺得敘述的口吻讓我感覺像散文,比較缺乏詩的味道。但整體來說還滿好的。

 

浩偉:

  我剛剛猜錯作者,以為是柏言寫的。我給這首詩滿分,因為我很喜歡這首詩。覺得能夠把自殺寫的那麼好的很強,想必作者應該有自殺過一次吧(笑)。我跟熊有同樣的疑問,不知道他的耳朵在哪裡欸,可是還是給他十分,上面有船,船上有燈」會讓我想到吳青峰的日光,也喜歡螃蟹。

 

 

  (作者現身)

 

楚然:

  這首詩跟耳朵的連結是他躺在海邊,耳朵也變成一個海岸了,被水淹過就會產生海岸。因為我是寫小說的,所以大家不喜歡這首詩也沒關係,拜託大家不要給這首詩太高分(笑)。(浩偉:我給你十分)。然後剛剛有人問到大笑,是因為聽不見你的責備,只好想像大笑,讓自己開心一點,感覺這個作者被甩了很多次(笑)。主要是想單純讓單純和大笑對比,有衝突的感覺。

 

12.帶寶劍搭捷運

 

楚然:

  我覺得這首詩可以跟〈釣我餌〉對照的話,我會比較喜歡〈釣我餌〉。帶寶劍厲害的一段,我還滿喜歡「氣球給我!給我!」那一段的,感覺還滿生動的,就是在捷運站上的情況。

 

浩偉:

  為什麼那麼快就輪到我了(笑)。不太能讀懂寶劍的意思,感覺是惡搞,好像是某個導演忘了什麼名字,好像是這屆坎城影展的主席吧。

 

氓哥:

  我對於寶劍的詮釋是寶劍和捷運很明顯的是故意對比的意象,寶劍是古典,捷運是現代的,捷運是一種一直在前進的意象,而寶劍則是一種想要停留的,較為懷舊的意象。我覺得可以用成長這個角度來詮釋,我覺得構想和張力還不錯的,但覺得可以用短一點的句法來呈現會比較好一點。

 

綠豆:

  我一開始看到的時候還滿喜歡這首,這裏面我最喜歡一句話是:「不好意思借過一下。」我覺得好好笑喔。後來不喜歡的原因是,我覺得他的想法都沒有變,就一直停留在那邊了,整首詩都停留在距離感。我對寶劍的解釋是一種距離,用彼此的距離來當作一種武器,隔閡每個人這樣。我一開始看以為雨傘是魔杖,想到海格。有一個想法是,我看到「凹凸不平與凹凸不平吻合」會想要寫成「凹凸不平與凸凹不平吻合」(笑),凸凹可以合起來。

 

啟軒:

  我也是喜歡「不好意思借過一下。」他用字的大小來形容聲音的大小孩滿精彩的。

 

  (作者現身)

 

冷:

  我覺得我沒想到那麼多欸,氓哥想超多的(笑)。其實我講一下妳們就知道我在寫什麼了,我在寫盲人搭捷運,寶劍是導盲杖。想要寫盲人走路很慢,其實這有一個故事:就是有一次在捷運站看到一個盲人在詢問處大喊著需要導盲,他拿著導盲杖很落寞,但那天不知道為何捷運系統似乎出了問題,很多人擠在那裏沒人能理他。我想要寫的「凹凸不平與凸凹不平吻合」那裡,因為看不到所以必須用不同的觸覺去感受,寫的是鞋底和地面的凹痕相接,然而鴻溝依舊存在,因為仍然未能夠看見。詩中的「叩」是柺杖觸地的聲音。字排列的確是聲音大小,想要寫的是別人講話無關,像是遇見盲人就會直接繞過去,其實是無法參與他的。最後一段:「巨蛇咧嘴/你準備接受衝撞。」寫的是捷運將至,又將要遭遇一群陌生人潮。

 

綠豆:

  我覺得你可以走那種社會關懷詩(笑)。

 

  7.〈秋天有耳朵嗎?〉

 

冷:

  我原本以為是楚然的,第二段「聽我說一個故事。/聽我說。/聽我。聽……」這個方式太常被用了,就是聲音越來越小聲,彷彿到了彌留的狀態。我還滿喜歡這首詩的,比較困惑的是「或許是四十五次。八十四次。八十五次。」這些數字的用法有沒有特殊的用意。

 

欣穎:

  這首我也算滿喜歡的,因為我知道那個故事,但還是不知道笑點在哪裡。雖然作者一直跟我說很好笑,可是我看得懂但不知道笑點何在。我想要問一下「我把他放進第三排第十個空位/夾在《剛剛發生的事》和《想像的邊境》之間。」,請作者解釋一下。

 

 

綠豆:

  嗯,不錯不錯不錯,我是說壽司啦(笑)。我是說真的啦,這首詩一開始看的時候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雖然後面慢慢被一些詩超過了,但這首詩是讓我最有印象的,因為會讓我想到一部電影〈戀夏五百日〉,爆個雷好了,這個女主角叫夏天,但到了結尾出現了一個新的女生秋天,我覺得作者想要告別夏天,然後問問看秋天有沒有耳朵,他和夏天之間的一些故事已經結束了,想要找一個新的,想要問問看秋天符不符合她的擇偶條件(笑)。

 

啟軒:

  我也滿喜歡這首詩的。但我覺得他的分段太多了,讓他的意象很容易被切斷。

 

楚:

  我覺得「瘋狂的夏天。/濫情的夏天。」這裡太露了,會很容易讓人拆穿他想要講什麼,句子也有點老。我很喜歡:「夾在《剛剛發生的事》和《想像的邊境》之間。」剛剛發生的事就好像夏天,而秋天還在想像的邊境之間,這兩本書擺在一起,當然書店可能不會這樣放啦(笑)。

 

珈妏:

  這首詩是我的第一名,因為我第一次看的時候,「看到我要他來,/然後把他埋葬。/把他埋葬於二十四小時營業的書店。」然後跳一段「我把他放進第三排第十個空位,/夾在《剛剛發生的事》和《想像的邊境》之間。」我很喜歡這兩段寫的東西,又讓我想到《風之影》裡面寫到的「書之墓」,然後另外一個原因是我覺得故事性還滿明確的,可以從他的段落裡面拼湊出作者想要講什麼。我真的覺得「把他埋葬於二十四小時營業的書店。」和收在兩本書之間很好。

 

熊:

  我必須先說我比較無法把這首詩當作一首詩來讀啦,因為這首詩跟我習慣的東西相去太多了。因為他一直讓我想到另一個形式的東西,就是繪本,感覺他每一個句子旁邊就可以加一張圖。他這些東西只是在註解那張圖而已,單純的文字和文字之間讓我覺得沒有什麼意思。但是他還是有營造出繪本的氣息,讓我無法用詩的標準評價他。

 

言:

  就我覺得他的空白之間有滿多戲,就是這些段落之間他還有發生一些事,只是他沒有寫出來而已。

 

羽軒:

  我覺得這首詩在結構上可以找出主體,分支出A、B兩個部分,還有各自發展成A’和B’,主體是從「秋天:」到「濫情的夏天。」,A是從「在二十歲生日那天。」到「〈他不知道。〉」,B是從「你把耳朵靠過來,」到「夾在《剛剛發生的事》和《想像的邊境》之間。」,A’是從「多次我央求他聽。」到「他沒有耳朵。」,B’是從「你在聽我說嗎?」到「你有沒有耳朵?」。我是用人稱來分成這樣的,因為它裡面有「他」、「你」的人稱,「他」的部分就是以第三人稱來敘述,「你」的部分以第二人稱來說。

  

彥妏:

  這首詩我也跟綠豆一樣一直想到那部電影,我覺得我也比較沒辦法把它當作詩來閱讀。

 

勝輝:

  我也是有注意到他的雙生結構的東西,我比較困惑的是他引號裡面對話的對象究竟是夏天,秋天,還是讀者?我會覺得有些疑惑。如果這樣解釋,那個秋天的冒號那裏等於限定了他的口吻,這樣好像又不太對。然後「你把耳朵靠過來,/讓我告訴你。」這個段落我會覺得不太需要。還有像是「於是」等詞彙我會覺得不太需要。我覺得節奏和氣氛營造的還不錯,還有那個《想像的邊境》是誰寫的,恕我愚魯,會不會又是假的(笑)。

 

  (作者現身)

 

卜:

  我很意外欸,竟然有人會說喜歡。因為我就是不會寫詩,那時候就想怎麼辦呢?(笑)我可以先回應欣穎的問題,為什麼這個東西會很好笑,因為這裡面的夏天是一個人,是很明確的人,但裡面有雙重虛構,虛構的第一點是戀情,第二點則是告別。所以我覺得很好笑。我覺得夏天如果看到這篇作品應該會哭泣吧(笑),反正就很好笑啊。書都是真的啊,《剛剛發生的事》是林婉瑜寫的,然後《想像的邊境》是一本奇怪的書,裡面有詩和散文和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然後剛剛楚然有猜對的,剛剛發生的事是夏天,但是我說想像的邊境是冬天。數字的意義只是我把日期換成數字而已,就只是標記,跟那個人有關的標記都放進來,就借用一下。然後有些人說,詞彙的使用還滿散文的,因為我不會寫詩(捲舌)。

 

16.〈聲〉

 

言:

  我給這首詩很高的分數,我覺得他的音樂性很強,由漸強,漸弱,然後到隱沒,他是用海浪的節奏構成音樂性。我覺得他的敘述對象不一定是情人。在海邊的風聲很大,所以要用很大的聲調對話,可是他的聲音感覺是很寧靜的。就是跟情人說話的時候,就算外在的聲音很吵雜,還是可以聽得到。很喜歡把泡沫,漩渦當作話語,然後耳朵是岸。

 

熊:

  看到這篇我直覺就聯想到國小有選一篇作文叫作〈山〉,他把詩用一樣的形狀排列。我覺得這種寫法好寫,而且容易引人注目,所以我會忍不住對他降低一點好感,我必須克制自己的主觀情緒。我記得廖啟余寫過類似的東西,而且他寫的很好,所以又讓我對這首詩的印象打擊。

 

楚然:

  其實這首詩讓我感覺有點像「寶塔詩」(浩偉:是奇趣詩選粹嗎?),還滿有趣的。我覺得剛剛柏言講的形式有關係,但就跟熊講的一樣,我會想要知道在這個形式裡面還可以玩出什麼東西。那我就換個方向讀,直讀橫讀,然後他句子中有藏一些空格,會想看看有沒有藏什麼符碼。但後來發現是我自己多想了。

 

綠豆:

  當下看到這首詩,跟熊一樣必須先降低對他的好感,才能客觀的對這首詩打分數。像一開始看到,哇好多耳朵耶,好可愛喔(笑),就一口氣就衝到八九分這樣子。後來又看他的內容,然後就稍微降低了一點分數。

 

氓哥:

  我也滿喜歡這首詩的,那個排列的形狀是浪花應該是這樣子。雖然這首詩的意象重複使用滿多次,但我不會感到厭煩,雖然表面上是重複的,但基本上他的情感是有層次的。我覺得他有些字選得很好,像是漩渦,深邃這些東西,都有可以思考的意涵。另外我有注意到一點可能作者自己也沒有注意到的,那個句尾多仄聲,有符合墜落的意涵。我想應該是無意識的,因為我想我們這一代我個人閱讀經驗比較少注意到音韻的問題。如果是矇到的也滿幸運的這樣(笑)。

 

浩偉:

  我起初看到這首詩時忍俊不住狂笑欸,腦海中「奇趣詩選粹」五個字大喇喇的浮現在我腦海裡,想說是寶塔詩嗎?(笑)不過是一首很可愛的詩啦。

 

(作者現身)

 

欣穎:

  其實我基本上沒有看新詩,我也很少寫新詩,我是想讓句子營造出海浪的感覺,不過反正我也沒有看過其他的詩,所以也不知道跟那些詩重複。然後我確實沒有注意到仄聲這件事情(笑),我想要強調的是螺旋貝和耳朵的關係,我的感覺是,我們常拿貝殼起來聽嘛,我認為貝殼蘊藏的是海的聲音,而我們的耳朵蘊藏的則是更多的細語和聲響,這樣的感覺。

 

13.〈耳朵(2)〉

 

氓哥:

  個人覺得這首詩比較好的地方應該是第三段「聲音的網/攫住我。」因為一般而言,他體現出耳朵是被動的狀態。其他的地方我是覺得太常見,平凡這樣,然後第四段會覺得有點無力。


熊:

  我覺得這首詩最好的地方是好懂,但是壞的地方也是太好懂了。就在讀的時候就會馬上知道你為什麼會這樣寫,感覺是很順的把她寫下去,可能會讓讀詩的人比較挑剔的地方。也是很可愛的詩,因為讓我非常好懂,沒有受到任何的阻礙(笑)。

 

楚然:

  這首詩會讓我想到商禽的〈眉〉。(補充:「只有翅翼/而無身軀的/在哭和笑之間/不斷飛翔。」

 

啟軒:

  我覺得這首詩的結尾太脆弱了。

 

(作者現身)

 

彥妏:

  我不知道,我不會寫詩。其實就沒有什麼好講的(笑)。其實這已經是第三版了,我改過幾次。意象和想講的事情可能還是太普通了,我想講的是耳朵比較像是被動的去接收那些外面的東西。有一天我在公車上,想著耳朵可以想到什麼,就想到翅膀。他是墜落下來的翅膀,他沒有辦法飛,必須被動的接受一些東西。(像是唇槍舌劍,流言蜚語等)我覺得聲音就像是網,耳朵是被他捕捉的東西。最後一段對我來說,浪是象徵那些流言,還有那些外在的聲音。

 

9.〈戰場〉

 

言:

  我覺得這首詩是還不錯的小品,這樣的聯想還滿有趣的,可是可以試著再聯想出多一點東西,不要抓著典故就一直寫。我想問的是:「這是不是失眠的詩」(浩偉:是啊是寫失眠)

 

羽軒:

  覺得這是一首由心中佳句組合成的詩,裡面有很多如時間是戰場的東西,有一種對比的感覺。可以分成左右,一邊是規律的,另一邊則是欲望的,較不確定的因素。我用這樣來解最後一段,「盪起漣漪」就是自己不確定的因素產生變化,「闇夜的心跳聲」是規律的那一邊。

 

熊:

  我覺得這是方文山填的詞吧。

 

楚:

  我想問一下,觸角是蝸牛的耳朵嗎?還是眼睛?不是的話就離題了。

 

啟軒:

  我看到最後一句只想到「鍾怡雯」三個字。(笑)

 

氓哥:

  我解釋的方向應該跟作者完全不一樣,那就先跳過好了。我覺得左方和右側是對比的話,那麼「鞭笞寂寞 凌遲孤單」這句的兩個動詞是對比沒有錯,但我覺得寂寞和孤單是相近的東西。再來就是發想還滿不錯的,用這個典故有巧思,但是我覺得有些文字可以省略,像是「戰場兩端」如果知道是打仗的話就可以不用寫這一句。還有像是「轟--隆--轟--隆--」這句的標點符號可換個比較有震撼性的。我覺得不夠有震撼性,還有這首詩的節奏文字排列都是兩個字兩個字這樣,我覺得滿不錯的,很符合氣氛。如果再修改一下,可能會是不錯的作品。

 

彥妏:

  但其實我不太喜歡他用的那個典故欸,覺得其實有點牽強。結尾的地方我覺得有點弱掉。

 

(作者現身)

 

浩偉:

  好,第一次寫詩,謝謝大家(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輕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